2009年5月20日,在欧盟轮值主席国捷克首都布拉格举行的第11届中欧领导人峰会,无疑会成为迄今为止中欧关系发展史上一次特殊而又重要的会议——这是首次被推迟召开的中欧峰会。
欧盟已是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和最大出口市场,中国是欧盟第二大贸易伙伴。中欧贸易在中国外贸总额中所占比重达16.4%,其中对欧出口占中国出口总额的20.7%,位居第一,自欧洲进口占中国进口总额的11.4%,仅次于日本居第二位。欧盟不仅是中国第四大外资来源地,也是中国累计最大技术引进来源地,还是中国接受外国官方金融信贷和援助最多、最集中的来源地。
自1998年中欧峰会正式开启以来,按照既定议程,中欧领导人先后如期举行了10次高层会晤。而原定于2008年12月1日在法国里昂举行的第11次中欧峰会,却因当时的欧盟轮值主席国法国总统萨科奇执意要会见达赖,严重干涉了中国内政,为此中方决定推迟峰会。
由于中欧关系发展中的不对称性、双方经济制度及价值观念、社会文化诸方面存在差异性,在本次峰会上,中欧双方关注的侧重点依然有着明显的不同:中方主要讨论经济性议题,而欧方在双边关系、地区性问题和全球性问题上均有所涉及,具体包括:如何应对全球性的挑战,包括金融危机、气候变化、如何推进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等。
中方会敦促欧盟放宽高科技产品对中国的出口限制,对欧盟的对华反倾销政策采取更加严厉的批评态度,尤其希望欧盟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而欧盟对中国的上述要求反应并不会太积极,更多关注中国市场准入并要求中国就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表明积极态度。
但无论如何,中欧经贸关系中的政治化和复杂化色彩开始趋于淡化,双方均将经济性议题置于了首要地位,欧方还刻意避免或力求改变过去将中欧经贸摩擦与政治、人权问题相挂钩的惯常做法。可以说,中欧关系的发展逐渐回归正常轨道。
|